悠悠茶香 西林有为——《云南省古茶树保护条例》实施一周年综述

期次:第431期    作者:林轩   查看:0

2023年3月1日,受云南省人大和省林草局委托,由西南林业大学牵头起草的《云南省古茶树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为云南省古茶树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法律保障。实施一年以来,西南林业大学古茶树研究团队深入田间地头、茶园山林为老百姓开展《条例》宣讲,用法律保护古茶树,积极为绿美云南建设和乡村振兴作贡献。

洒下汗水 染绿山头

一年以来,西南林业大学古茶树研究团队在全省8个州市20个县开展了50余场2500人次的宣讲,对云南省古茶树保护和茶叶资源开发提供技术指导。

2023年2月27日,在《条例》实施前夕,西南林业大学古茶树研究专家蓝增全教授来到勐海县,从“云南为什么要立法保护古茶树”“保护的对象是什么”“保护的原则是什么”“怎么保护”“禁止、限制性行为及处罚”等5个方面对《条例》进行了系统解读和深入阐释,为当地政府贯彻执行好《条例》提供指导。

一年以来,西南林业大学古茶树研究团队先后赴普洱、版纳、临沧等地系统开展古茶树资源调查,收集96棵典型古茶树单株科研素材。针对古茶树保护,参与省政协提案委员会联合民盟云南省委组成的调研组,提出了建立科学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技术体系的措施,并形成《云南省古茶树保护情况调研报告》,获云南省委领导肯定批示。



绿了千岭 富了万家

云南是世界最大的茶树资源遗传多样性中心和起源中心,茶树种质资源丰富、品质优良,生态环境、生态系统特别好,野生茶资源分布范围广、面积大、数量多、茶龄老,保护好自身拥有的古茶树资源,对于弘扬茶文化,发展茶产业及茶叶的科研与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一年以来,西南林业大学古茶树研究团队深入全省50余个乡村茶山乡村和20余家茶企,将团队研究成果10余项无偿用于茶企提升加工工艺,分析30余个茶样产品,有效提升了企业的产品品质、平均帮助茶企实现年均增收5万元,助力乡村产业发展。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立足现有古茶树禀赋,保护好利用好古茶树资源,利用科技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依山而起,靠茶而兴。一片叶子成就的大产业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农民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意义非凡。

讲好故事 助力申遗

经过大量调研和数据分析,西南林业大学古茶树研究团队针对《条例》宣传落实给出建议,定期开展“中国是茶的故乡,云南是世界茶源”科普主题活动,制定方案,编制教材,培养师资,深入开展茶文化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五进”活动,讲好中国茶故事的云南茶篇章,营造全社会重视关注、共同参与古茶树保护的良好氛围。

古茶树研究团队重视深度挖掘古茶文化,探究茶的物质与文化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所发挥的作用,将茶马古道的历史价值研究与文旅相结合,将“澜沧江孕育茶文明”作为中华茶文化的“根”进行深度挖掘,成为云南文化的重要拼图。

经过全面摸底调查,西南林业大学古茶树研究团队在2023年“521国际茶日”期间,成功举办“国际茶日”和云南省第一个古茶树保护宣传日以及古茶树保护论坛,同时向社会发布《中国古茶树资源状况白皮书2023》并启动上线“中国古茶树大数据可视化平台”。研究团队以科技助力普洱景迈山申遗,2023年9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彰显了中国在世界茶叶的起源、种植、贸易以及茶文化领域传播主导地位。申遗成功是云南在保护古茶树资源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申遗过程也留下了西林人的坚实足迹。


科技赋能 茶香四溢

西南林业大学古茶树研究团队在已有的古茶树大数据平台基础上,通过科技赋能,建设完善古茶树资源管理应用平台,实现数字化管理,完善溯源体系,开发资源调查和在线登记功能,对古茶树资源分布、数量、生长状况、经营权、产量、环境因子等基础信息进行全面收集和管理,支持公众查询,实现信息公开。山间铃响科技来,古道悠悠传千载。针对云南得天独厚的古茶树资源,更好发挥生态和民族茶文化优势,古茶树研究团队提出建立古茶树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建议,按照资源分布格局提出规划布局云南茶树资源圃(库)和建立支撑茶产业良种基地的思路。

一片片古茶林郁郁葱葱,保护古茶树,西南林业大学一直在路上。(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