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精神”令我感动

期次:第399期    作者: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周晓剑   查看:156

  中国科协党校2020年青年科技人才国情研修班,在河南省红旗渠干部学院举办。我幸运成为该班学员。通过学习深切感悟红旗渠精神丰富的内涵,那是一种了不起的向上的精神。

  红旗渠精神是指在上世纪60年代,在党的领导下,县委书记杨贵带领县委班子和全县干部群众,克服重重困难修建红旗渠。习近平总书记说:“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在那个年代,林县严重缺水,杨贵书记为主的县委班子提出了“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言壮语,确定了“引漳入林(从山西境内引漳河水到河南林县)”大计。超十万的修渠老百姓历经10个春秋修成了这个被周恩来称为建国以来第二大奇迹的总长达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它的建成不仅解决了当地50多万群众的吃水问题,浇灌了50多万亩的田地,而且解放了林县人民的思想,坚定了林县人民的自信。

  从杨贵同志身上,看到了一个共产党员心系群众、敢于担当的博大胸怀,看到了一个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优秀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深刻领悟到“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红旗渠精神的时代内涵,这种精神更加深远地影响着我们年轻一代。

  红旗渠修建初期,也就是1960年春节刚过,几万林县人民在县委的号召下,激情高涨,扛着锄、拿着钎就从河南林县境内一字排开,一直延伸到山西平顺县境内的浊漳河上游,几万人同时工作在跨越两省太行山一带。由于缺乏经验,缺少技术,对困难估计不足,原本计划大战80天就要通水的计划落空,最终修了十年。

  这十年耗资近亿元,未发生一起贪污或挪用修渠物资事件,没有一个干部失职渎职,账单清晰可查,可见林县县委注重党风廉政建设,扎紧制度的笼子。连工程指挥部干部用废弃的炸药箱来存放衣物都出钱购置,博物馆里炸药箱盖内侧的财务收据至今依稀可见。

  红旗渠的成功修建,红旗渠精神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的结果,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林县人民“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顽强意志的体现。通过此次培训学习,使我在精神上受到了洗礼、思想上得到了升华、素质上得到提升。我们年轻一代应该大力学习好、弘扬好、传承好红旗渠精神,要进一步坚守初心,强化担当,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撸起袖子加油干,实现科技强国梦,践行奋斗的青春最美丽。